教师的付出不应换取学生的仇恨
作者: 田兴颖 | 发布时间: 2018/5/30 14:55:38 | 2281次浏览
初三的学生,十四、五岁的花样年龄,他们正走在心理发展的高速路上,而他们还没有正式获得“驾照”,基本上属于无照驾驶,出现意外的概率很大。所以我们应该完全可以预见到一些不和谐的事件发生。但是,虽然如此,有一样是绝对不允许的,那就是“教师的付出不应换取学生的仇恨”。 周五下午的一节课我去班上“巡查”,发现小李同学不见了。咨询了任课教师,原来是自己和老师顶嘴跑出去了,原因就是他的试卷没有写完,老师让他下课不要玩了,抓紧时间写,可他觉得老师在故意刁难他,一气之下摔门而出。 我很快找到了小李,原本想怎么对他“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”的,可是当我发现他时,他显的很不安,眼神充满了焦虑,完全没有对此事无所谓或是振振有词的样子。我淡淡的问他:“你准备怎么处理?”小李立即表示他要道歉。 我们一起回到班级,进去后,小李很爽快的鞠躬道歉,老师也接受了,并且还鼓励了小李。我对同学们说:“老师的辛勤付出,不求你们的任何回报,但是如果换来了仇恨,那老师的心会滴血的。当你们走入社会后,有谁会像老师一样,看到了你的问题会及时指出并督促你改正,有的只会落井下石。”随后全班同学全体起立,一起鞠躬道歉,因为我们是一个班集体,更因为我们不应该对老师有仇恨。 随后小李和我一起去办公室,在路上碰到了哈老师,小李见到哈老师抱了一大堆书,立即上前,主动地要帮忙。 这样年纪的孩子,就是这样,平静的时候他们全面可爱,冲动的时候他们全面可恨。但是,这只是一个成长的过程,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。而在这发展的过程中,如果“教师的付出换取了学生的仇恨”,那这个过程就留下了深深的污点。
|